腎臟是一個默默無聞的奉獻者,即使受到很大的損傷也不會“喊苦”。腎小球作為腎臟的主要過濾組織,有70%以上的腎小球損壞以后,人體才會有不同程度的臨床癥狀,其中還有相當一部分人的癥狀不十分明顯,往往因此得不到及時的治療,很多腎病患者就是在這樣的拖延中滑向了腎衰竭甚至尿毒癥。
因此,從一定程度上來說,保護好腎臟組織,防止各種腎病的誘發因素是預防腎衰竭的關鍵。養腎護腎的方法:
- 謹慎用藥,避免腎衰竭
最常見對腎臟造成創傷及導致功能喪失的藥物為各類止痛藥、某些抗生素及顯影劑等等,而糖尿病患者、老年人、輕微腎功能衰退者,則最容易受到具有腎毒性藥物的侵害,而導致腎臟發生可逆性或不可逆性的損傷,很多人有自行服用成藥的習慣,在此真誠地建議,有身體不適時仍應以醫生的處方服藥,不要自行購買成藥服用。再者,對于止痛藥的長期大量使用,須經醫生處方,如此可減少不必要的并發癥發生,并可延緩腎功能惡
- 免疫力低時少去公共場所
人體抵抗力差時,體內毒素升高,壓抑免疫系統中的一些白細胞功能就容易感染病菌,急性腎小球腎炎常繼發于上呼吸道感染后,特別是鏈球菌感染,學齡前的小孩兒最易患此病,但九成以上均會康復,預后良好,成人得此病的話,約有半數會變成慢性腎炎,治療起來難度加大,并且極易遷延不愈。所以在易感染期時應盡量休息,恢復體內免疫系統的戰斗功能。
- 積極防“制”高血壓
高血壓是現代文明病之一,高血壓引起的腎臟病在臨床上亦占15%左右,若本身已有高血壓,應定期追蹤血壓變化,遵照醫生處方服用降壓藥。飲食方面應嚴格控制鹽分的攝取,通常1克鹽可增加100毫升的體液量,體液量升高會使血壓在原有基礎上增高,而血壓又和腎臟息息相關,高血壓使腎臟血管長期受到高壓而硬化,長期的高血壓會使腎功能持續惡化,引起高血壓腎病,有腎病的高血壓病患者則會使腎功能受損更加嚴重,引發腎衰竭甚至尿毒癥。
- 補充水分防腎衰竭
生長于熱帶亞熱帶地區,少喝水、尿排泄少的人,經常泌尿道發炎、高尿酸血癥或有某些新陳代謝疾病(如高鈣血癥、甲狀旁腺功能亢進、類肉瘤、庫欣綜合征、慢
性小腸疾患者)的人均易發生腎結石,腎結石可能會引發阻塞性腎水腫,進而使腎功能衰退。
- 留心尿液的變化
尿液的形態是腎臟功能的指征之一,體內的多數廢物皆經由腎臟過濾后由尿液排出,應常觀察自身尿液的顏色,則可早期發現早期治療,例如泡沫狀尿液是蛋白尿的表現,白色混濁尿液是尿道發炎及大量磷酸鹽排出的表現,排尿灼熱、頻尿均可確定是尿道感染,夜尿癥亦是腎功能不全的早期癥狀。所以,多觀察這些癥狀,及時進行檢查,可對腎損害進行及早干預,以防病情延誤引起腎衰竭。
- 定期體檢防遺傳性腎病
腎臟腫瘤一般發生于40~70歲的男性,多囊腎及遺傳性腎臟病者均有家族患腎臟病的病史,高血壓、糖尿病及幼時得過腎炎者,皆是慢性腎衰竭潛存病因的危險人群,故本身有此類疾病時,更應定期檢測腎功能,對自己的腎臟有所了解,以早期發現早期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