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結核的病變過程非常緩慢,臨床表現以膀胱刺激癥狀為主。因此對腎結核的診斷,是以膀胱炎的癥狀(尿頻、尿急、尿痛)為線索。除外引起膀胱炎的明顯原因外,還應考慮腎結核的可能,必要時做進一步的系統性檢查。腎結核的檢查項目:
1?尿常規化驗
尿液經常呈酸性反應,含少量蛋白,大多數患者在顯微鏡下可見到有少量或中等量的紅細胞和白細胞。但是在發生混合性尿路感染時則尿液可呈堿性反應,鏡下可見大量的白細胞或膿細胞。
- 尿普通細菌培養
腎結核是泌尿系的特異性感染。尿普通細菌培養應為陰性。但有相當部分的腎結核患者存在泌尿系的混合性感染,尿液普通細菌培養可呈陽性,據報道腎結核伴有混合性尿路感染者可達1/3~1/2。
- 尿液結核桿菌檢查
24小時尿液抗酸桿菌檢查。結核桿菌是抗酸桿菌中的一種。24小時尿液濃縮做直接涂片抗酸染色后做抗酸桿菌檢查,方法簡單,結果迅速,陽性率可達50%~70%,但包皮垢桿菌、草酸桿菌也是經常在尿液中存在的抗酸桿菌,因此尿液中的抗酸桿菌并不等于結核桿菌。但是反復多次的這種檢查,均能找到同樣的抗酸桿菌,并且結合臨床的病史與特征的參考,對腎結核的診斷還是有一定的參考意義。
- 尿結核菌培養
尿結核菌培養對腎結核的診斷有決定作用。尿液培養結核菌陽性,即可肯定為腎結核的診斷。但培養時間較長,需1~2個月才能得到結果,其陽性率可高達90%
- 尿結核菌動物接種
尿結核菌動物接種的結果對于診斷腎結核的價值極高,可作為腎結核診斷的依據,其陽性率高達90%以上。但費時較長,需2個月才能得結果。
結核菌素試驗用舊結核菌素標準化液,首次用1/1000或1/2000(每0.1毫升中分別含10.5國際單位)稀釋液0.1毫升注于左前臂內側中1/3處皮內。48~72小時后觀察反應,如為陰性時再用1/100(每0.1毫升中含100國際單位)稀釋液重復試驗并判斷反應結果。
- 血沉檢查
腎結核是慢,性長期的病變,是一種消耗性疾病,因此紅細胞沉降率(血沉)檢查可以增快。但血沉檢査對腎結核疾病并無特異性,然對膀胱炎患者伴血沉增塊常能提示有腎結核之可能,故可作為參考檢查。
- 尿素氮、肌軒、尿酸測定
一側腎臟結核腎功能檢查并無影響,若一側嚴重腎結核,并累及對側腎臟或引起腎積水而造成功能影響者則上述腎功能檢查可顯示增高。腎功能檢査雖然不是對腎結核的直接診斷指標,但對腎結核患者做出處理有非常重要的參考價值,故必須常規進行。
- X線檢查
放射性核素腎圖檢查:腎臟病灶局限而不妨礙全腎的分泌功能,則腎圖顯示正常。如腎實質有相當范圍的破壞,則腎圖顯示血供不足或分泌排泄時間延長。患腎破壞嚴重時,呈無功能水平線腎圖。腎結核導致對側腎積水時,貝U腎圖可顯示積水、梗阻曲線。此項檢查雖無特異性診斷價值,但方法簡單,對患者并無痛苦,故在臨床亦列為常規檢查方法。
- 尿路平片
X線平片可見腎外形增大或呈分葉狀。4.5%~31%可顯示腎結核的片狀、云絮狀或斑塊狀鈣化灶。其分布不規則、不定型,常限于一側腎臟。若鈣化遍及結核腎的全部,甚至輸尿管時,即形成所謂的”自截腎”。
- 靜脈腎盂造影
靜脈腎盂造影又稱排泄性或下行性尿路造影。為應用造影劑經靜脈注入后,由腎臟分泌排泄,當造影劑充盈腎盞、腎盂時攝取X線片。常用的造影劑為泛影葡胺、泛影酸鈉、碘普胺(優維顯)等。由于造影劑是從腎臟分泌后顯示尿路系統,因此,這種造影方法除可以明確腎臟病變外,還可以了解腎臟功能。典型的結核表現可見腎實質破壞。局限在腎乳頭和腎小盞的病變為邊緣毛糙,不整齊,如蟲蛀樣變,或其漏斗部由于炎癥病變或瘢痕收縮,使小盞變形、縮小或消
失.如炳可酬盞完全破壞.f酪壞死呈現
〔I.大劑量靜脈腎盂造影
如世者的總,一,
不能很好地顯示腎臟情況,則可加大造影劑的用量進行大劑量靜脈腎盂造影。可能使原來顯示不清的病變部位顯影清晰。通常應用的方法為每千克體重用50%的泛影葡胺造影劑2毫升,加入等量的5%葡萄糖水或生理鹽水,在5?8分鐘內快速靜脈滴入。造影前不必禁水,造影時不必加壓輸尿管。但造影劑總量不得超過140毫升。
- 逆行腎盂造影
通過膀胱鏡檢查插入輸尿管導管到腎盂后,從導管內逆行注入造影劑至腎盂中攝取X線片,稱為逆行腎盂造影。一般用12.5%碘造影劑;若對碘有過敏時,則可用12.5%?25%的漠化鈉。由于注入的造影劑可根據需要調整造影劑注入的濃度和數量,使腎內病灶顯示更為清楚,故可提高診斷率,對靜脈腎盂造影不能進行或顯影不滿意時適于進行,但不能像靜脈腎盂造影那樣可以了解腎功能的變化。
- 腎盂穿刺順行造影
對靜脈或逆行腎盂造影不能進行,難以明確的病變,又不能肯定病變性質,則可進行直接腎盂穿刺后注入造影劑,同樣可顯示腎臟結核或其他病變的典型X線表現,起到決定診斷的作用。在腎盂穿刺后還可將穿刺后的腎臟內容物進行各種的化驗檢查和結核菌檢查。目前由于超聲檢查技術的提高,可以對腎盂穿刺予以引導,就更為安全、準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