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風是以突然昏倒、意識不清、口渴、言審、偏癱為主癥的一種疾病。中風后遺癥是指中風后遺存的以半身不遂、麻木不仁、口舌歪斜、言語不利為主要表現的疾病。中醫將中風后遺癥分為氣虛血瘀、肝腎虧虛、脾虛痰濕等證型。中風之后,各個臟腑必然受到虛損,功能隨之失調,時間長了,體內正氣必定耗損不小,所以必須抓緊時間積極治療。臨床上治療這類疾病,都以采用滋陰健脾、活血化瘀之法,方用復原丸和解凝活腦丹。
中風后遺癥怎么康復?治療中風后遺癥的方法有以下幾種。
- 藥物治療
由于腎虛所致的中風后遺癥,表現為意識朦朧或癡呆,健忘,舌強語晝,肢體不遂,畏寒肢冷,心悸氣短,眩暈耳鳴,血壓偏低,舌紅干或胖嫩、苔白,脈沉細。方選地黃飲子(生地、黃茂各30克,山萸肉、巴戟天、肉就蓉、石斛各12克,遠志、菖蒲、麥冬、牛膝各10克,五味子、制附子、全蝎各6克)。偏腎陰虛、骨蒸勞熱者加桑枝、鱉甲、地骨皮;偏腎陽虛者加淫羊董、仙茅;氣虛甚者加黨參或人參。
- 個人護理
應該保持好個人衛生,可以擦浴,但應注意保暖,防止受涼;按時進行口腔護理及皮膚護理,定時翻身拍背,擦浴更衣、清理糞便、整理床鋪等,預防發生褥瘡;調節適當的臥位,防止發生窒息;注意保持患側的功能位置,防止患側肢體受壓、畸形、垂足等情況發生。
- 飲食治療
應以滋補為主,營養豐富、易于消化,必須滿足蛋白質、維生素、無機鹽和總熱能的需要;適宜半流食或稀、軟食品,少食多餐,進食不宜過快;禁忌甜膩、濃茶、酒類、咖啡和辛辣刺激性食物;可適當選用山楂、木耳、蘿卜、玉米、花生、大棗等有降脂、降壓、軟化血管和有補益作用的糧食蔬菜;牛髓、狗肉、羊髓、豬肝、豬腎、雞肉、鴨蛋、醍醐、人參、食鹽不宜多吃;適當進食含纖維高的食品,以預防便秘發生。腎陰虛的人,
宜多食黑木耳、黑芝麻等;氣虛血滯者,宜多食慧米粥、人參、黃董粥等。
- 運動鍛煉
若肌力尚存,能適當運動者,可散步、.打太極拳、做氣功等。
- 穴位按摩
經常按摩天突、手三里、肩開、肩井、肩貞、曲池、外關、合谷、勞宮、環跳、風市、陽陵泉、足三里、懸鐘、三陰交、內庭等穴,可以協助恢復。
- 刮瘀治療
重點刮百會、太陽、風府、風池穴,加刮手腕至指梢、足踝至趾梢,每天15分鐘,可預防中風。